現在企業級服務已經悄然站在時代的大風口上。IT桔子數據顯示,在2016年新成立公司的行業分布方面,企業服務占比18%,居于首位,成為創業者首選的創業方向;投資方面,2016年TOP5熱門領域投資事件數量占比中,企業服務占比25%,依然是首位。
企業服務領域火熱的背后,一個重要的因素是to B的公司尤其是SaaS類跟C端項目一樣也存在從工具升級為平臺、切入交易的機會。當然,成功做成平臺并切入交易需要有足夠的場景和數據,這對于目前的to B類公司來說還有一定距離。當前要做的還是深度揣摩用戶需求,打磨產品。
企業服務的形式主要包括B2B平臺、企業級云服務(IaaS、SaaS、PaaS)等類型。對于企業服務火爆的原因,市場上已經有了很多解讀,如企業服務領域市場空間大、企業有提高效率的需求、云計算服務可以降低企業IT運營成本等,這些都是企業服務領域火爆的原因之一。
不過不容忽視的一點是,當前的創業與投資生態之下,C端的“切中強需求推出產品→累積大量用戶→做平臺→切入交易來掙錢”的互聯網創業模式存在復制到B端的可能性。近幾年的火爆的C端創業捧紅、造富了一大批企業和創業者。上述一套完整的創業路徑如果能復制到B端,從B端切入到交易,將是一片新沃土。這導致了企業服務領域創業與投資的火熱。
雖然服務的客戶是企業法人,具體需求與個人不同,決策流程更加復雜,不過企業對于第三方的服務也有比較強的需求存在,如加強對人力資源的管理、對銷售環節的控制,以及提升各環節的效率等。通過移動SaaS不僅更智能地服務這些需求,還降低了企業的IT部署成本,增強了解決方案的易用性。在解決客戶強需求的基礎上再通過開放平臺、PaaS等形式接入第三方服務,形成匯聚企業用戶的平臺。在達到一定粘性后,如果擁有足夠的流量、品牌、數據資源,則可以切入到交易,將項目的價值最大化。類似國外股指暴漲的Slack,通過活躍的企業用戶平臺,資本可以獲得最大回報。
這一過程中切入到交易是關鍵。SaaS類公司即使到了平臺級別,本質上依然是工具,工具的價值總歸是有限的。依靠安裝費與使用費來創收,與傳統軟件企業沒有本質區別。而且行業面臨低付費意愿、低客單價、比較高的獲客成本以及維持高續約率的壓力,通過收使用費來獲利很難成為一門大生意。
C端項目中價值最大的都是形成了交易閉環,不管是商品交易、服務交易、流量交易,估值高的公司都在做交易。B端項目也是如此,通過企業服務的最大價值是切入交易,或者做交易平臺,或者為交易提供關鍵環節的服務。這才會滿足資本對于企業服務的終極想象。
企業服務領域的公司往往是服務于某種行業(如垂直SaaS針對某個行業)或某種流程(如通用型SaaS針對某項企業管理流程)。做企業服務的公司尤其是SaaS類切入交易,基本有兩種方式:
一是提供所服務的產品的交易。一款服務于傳統汽配領域的SaaS,幫助用戶獲知車輛款型、配件種類、配件價格等信息,基于查詢的場景,可以切入汽配交易。一款針對保險經紀行業的SaaS,幫助保險經紀公司匹配客戶需要的保險產品,可以通過分傭的方式獲取交易收入。
另一種方式是從流程管理中尋找場景或利用數據資源來輔助交易。如互金平臺與人力資源SaaS的合作,人力資源SaaS連接了企業、雇員、人力資源服務供應商,這些機構都有理財、貸款等金融需求可以挖掘,而人力資源管理流程上蘊含著發放工資、查詢社保公積金等場景,可以基于這些場景提供理財、信用貸款等金融服務。
切入交易往往憑借場景或者數據資源。并不是每家企業服務類公司都可以切入交易,也并不是從一開始就能切入交易。場景還未固定,數據量也很小,顯然沒法切入交易。目前一些企業服務領域的廠商已經做到平臺這一階段,但對于企業客戶的粘性尚不夠,導致產生交易的場景不牢固,輔助交易的數據量也不足,進一步切入到交易存在難度。雖然切入交易可以使to B的公司價值更大化,但發展過程中會遇到很多難點。
與C端創業項目不同,企業級用戶需求更加復雜,決策流程也更加復雜而且冗長,企業服務類公司需要更長的時間來打磨產品,使產品更切合客戶需求。這使得企業服務領域的公司需要更長時間來達到平臺甚至交易的階段。平臺和交易都是規模經濟的路子,沒有足夠的客戶規模,就無從發展。
企業成長過程中如何提高客戶生命周期中的價值,來覆蓋較高的獲客成本,也是考驗創業企業的一大難題。這里涉及到如何提升銷售線索的轉化率,如何提升客單價,如何通過口碑等形式降低獲客成本,等等。每一點對于企業服務領域的企業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決策。
總之,企業服務領域的企業的成長會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一方面企業本身要經歷產品不斷迭代、策略不斷優化的過程,使服務場景更加牢固,積累更多的數據資源,另一方面也要等待市場的成熟,等待客戶的需求一步步強化,付費意愿一步步提升。企業服務市場不是資本可以催熟的。
反映到現在的創投市場,雖然投融資很活躍,但目前企業服務領域獨角獸并不多,單個項目的融資額也不高。市場變化快,即使成為獨角獸也不意味著已經成功。
企業服務領域前景讓人看好,但過程會漫長且艱辛。虎嗅將針對該領域推出系列案例研究報告,目前已經針對銷售管理領域的企業紛享銷客與銷售易推出了分析報告,解讀兩家均已經融到D輪及以后的企業服務領域知名創業企業的成長歷程。兩家公司都已創業五年多,產品相對成熟,經歷了多輪融資,累計了不少客戶,也都有平臺化的趨勢,但并未切入交易。畢竟對于現階段的銷售管理SaaS而言,打磨產品,真正滿足客戶需求,才是第一要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