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面向企業或政府的營銷,如果我們需要通過解決方案達成一個復雜銷售目標,就得必須要有若干人給予批準或給出建議。在此類復雜銷售過程中,正確地識別這些人,得正確明白他們在達成你的銷售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因此我們首先要開始的目標不是找人,而是應該找角色。
對于扮演角色的人構成一個復雜銷售目標的購買決策體系,B2B業務銷售人員為了能開好局和把控好每個銷售環節,如何識別、評估就成為關鍵,我們可以通過“1個構成”+“3個維度”來進行復雜項目的銷售管控。
1個構成:識別購買決策體系;
維度1:決策者的影響程度;
維度2:量化你的銷售提案;
維度3:客戶對你的反應;
最后,評估你的結果。
1個構成:一個B2B項目的購買決策體系有四個關鍵的購買角色:資金型決策者、技術型決策者、用戶型決策者、關系人/合作伙伴or教練。
資金型決策者:一般是最高領導來勝任,在流程上是最后同意采購的人,該角色可以在其他人說不贊成時表示同意,也可以在其他人贊同時表示否定。
技術型決策者:扮演該角色的人不能做出最終的贊成決定,但他們能夠做出最終的反對意見,他們會成為阻攔者或者守門員。
用戶型決策者:他們會做出潛在的判斷,將個人成功直接關系到你的解決方案是否成功。
關系人/合作伙伴Or 教練:這個特定的角色讓你認識或者輔助你把握決策者,提供有效的定位信息,引導你達成銷售目標。
在一個B2B的銷售任務中,你第一步就得找出購買決策者。例如:某市城管局要實施數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統項目建設,我們要根據項目情況勾畫出項目相關的權力組織架構表。
維度1:接觸關鍵決策人,要標識決策人的影響程度,根據影響力安排銷售工作的推進。切記一點的是,不要忽視任何一個購買決策者,不管他的影響力有多大,最終的結果進入了決策體系的人都得搞定。
“重要”用“H”表示,在同一多個重要級別里面排序,可以在后面+1,上表中,意味A市城管局趙副局長的工作尤其重要;“中等”用“M”表示;“一般”用“L”表示,對于一般的客戶,級別更低,可以在后面-1。
維度2:在你接觸每個決策者,每個決策者都會對解決方案有不同的反應。只有當人們感到現實與他們的預期不相符時才會購買你的產品。我們要判斷出目前接觸的客戶對解決方案的反應,準確拿出下一步的銷售策略。對于如何有效進行解決方案營銷可以拿出一個篇幅來進行講解,再此不做贅述。
可以采用10分制更能準確表達你所接觸客戶對解決方案的反應程度。
維度3:我們來看看客戶對你的感受,這種狀況是不斷通過商務手段進行改變,我們無法去明確的量化,但我們可以通過客戶的態度來進行分類,確定目前客戶的狀態。我們可以劃分客戶關系星級標準來進行分類。客戶星級本身就是一種對你的感受,一部分來自我們的感覺,并不一定代表了對解決方案的相應認可,通過客戶星級和方案認可度的區分,提醒著我們在產品和解決方案的差異化上下功夫,客戶星級只能代表著你的影響、社交、灰色地帶等方面的結果。
☆:普通交往,可以正常約見,但尚未或不能在非工作場所約見。
☆☆:融洽關系,留有手機和固定電話,樂于在非正式場合約見。
☆☆☆:普通支持,對你個人有好感,愿意提供建議和一般性支持,但不足以承受外力干擾。
☆☆☆☆:傾向性支持,在價格等條件等同的情況下,潛在同意優先支持你。
最后,分析你所掌握的情況,不斷修正我們的銷售策略。對于我們未知的信息,無法掌控的信息,等等,進行警示符號×進行標注,警示符號可以暴露出我們工作的劣勢區域,指示我們下一步工作的重點方向。
在實際銷售情況中,有時我們只獲得了某一個人的支持;有時是客戶對你的項目提案非常支持,但和你的關系不溫不火;有時是客戶和你打得火熱,但沒有心思和你深入探討解決方案。諸如此類的情況,銷售人員會覺得很美好,誤以為項目有十足的把握了,如果我們沒有正確的認識,會讓我們陷入非常危險的境地。通過購買決策體系分析,可以清醒的指導我們下一步如何去采取正確的行動。
例如,我們在案例中,對于城管局張局長有可能會調走,新來一位局長,從項目角度來講存在一個潛在的風險需要警示;對于王主任的商務關系已經比較有把握,但是對于解決方案的推動上不太有進展,在此也要標上一個警示符號。
上表中A市城管局數字辦王主任達到4星級關系,但對方案沒有明確的表態,這就說明存在潛在的風險,應該標示一個×予以警示。
通過這張作戰圖,我們就很清晰的看到一個B2B復雜項目的全局入口,準確判斷項目的銷售過程走勢。
總之,銷售管理者通過決策體系工具,可以很好對復雜項目的銷售過程做出判斷,做出有效的指導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