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比研究監測到,2016年我國跨境電商市場交易規模達到了6.5萬億元人民幣,占外貿進出口比例的26.72%,較2015年相比上升4.72個百分點。托比研究認為,面對國際經濟下行的大背景,中國的外貌形勢仍然不容樂觀,壓力依然較大,但跨境電商已經成為刺激我國外貿經濟體復蘇的重要商業模式。近日,托比網記者采訪了跨境B2B支付平臺Payoneer派安盈中國區戰略負責人Carol Li。
為什么Payoneer派安盈對于4000美元以下左右的小型B端交易如此感興趣?Carol這樣回答:“首先中小企業比大B端的企業靈活度高很多,在適應市場的變動上有一定的優勢;其次,現在互聯網的普及導致商流越來越透明化,中間環節得到了有效的縮短;再次,越來越多的交易類型依托于互聯網來完成,互聯網大數據的使用為中小企業提供了信用背書,也獲得了更多的交易機會。因此我們希望‘小B端’能有一種新型的B2B收單方式或者交付方式。”據Carol介紹,在B2B領域,支付作為交易的最后一個環節并不具備驅動消費的作用,因此導致賣方改善收款的意愿不被重視,進而中小企業在資金、糾紛處理上遇到痛點。而Payoneer通過幫助中小企業解決收賬問題,促進公平、簡便的跨境貿易。
Carol對托比網記者介紹了這樣一種場景:美國的買方在B2B交易的平臺上向中國賣方下單,買方不需要知道中國賣方的電匯等信息,他點擊支付的時候只需在彈出的Payoneer結算界面輸入美國的本地銀行賬號,Payoneer便會去買方的美國銀行賬戶扣款,這樣就實現了這筆交易。“這樣簡單的步驟,不只是改變了原來傳統線下的交易方式,通過在線銀行扣款的方式就讓買方留在了平臺的頁面上,增加平臺黏性、也強調了交易條款。而且Payoneer是從買方的銀行賬戶里抓錢,這一邏輯能保證退單情況比信用卡大幅度降低,費用也更低廉。”
據悉,Payoneer在中國的主要適用人群為單筆資金額度小但是客戶群分布廣的跨境電商網站或賣家。Carol表示,這是因為要在市場上與銀行區分開,金融行業分為銀行與非銀行的機構,大型企業對金融的需求是固定的、靜態的,銀行的低成本決定了其十分適合大額交易。因此Payoneer選擇高頻小額的中小企業作為客戶群。“Payoneer這種貼切的適合‘小B’的交易方式,比國際方式快又比C端的交易費用更低廉。這便是Payoneer在接下來幾年的重要布局。”
據了解,TCV負責人Nari Ansari曾表示針對市場上的競爭對手Payoneer會更專注于交易過程中的“賣方市場”,在Carol看來,這是因為買賣雙方地位之間的調整。第一,在互聯網尚未普及之時,買家處于甲方的地位,對支付方式有巨大的選擇權與決定權,但是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賣家的地位也在不斷的提升。第二,是因為區域的改變,外貿出口的市場不僅限于美國,印度等也有巨大的買方市場,所以中國的外貿商作為甲方的地位也提升了。所以從戰略布局上來看,Payoneer作為深耕行業11年之久的公司,積累了龐大的賣方客戶,這是我們更多的產品會圍繞著賣方進行的理由。
這其中體現“賣方市場”特征最明顯的便是擔保功能。把線下的約定條款搬到線上來,經過Payoneer交易的款項釋放是有流程的。對于賣方來說,Payoneer先拿到買方的錢,然后才能讓賣家發貨。對買方來說,Payoneer 的擔保是賣家的貨品滿足條款之后再發放尾款的流程。Payoneer放款流程遵守買賣雙方之間約定的條款,而不是遵守買家的意愿,保證了Payoneer作為第三方保持中立的態度。
“我們為自己做的事情感到自豪,痛點在哪里我們便發力哪里。”Carol表示,Payoneer簡化了海外銷售的流程以及資金回籠的問題,長久以來一直致力中小出口企業資金問題,從看似瑣碎但具有基礎性意義的出口支付問題中提供一些精準的服務。未來Payoneer要在跨境支付方向做出一番成績,重點優化中小企業的資金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