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5年起三輪總融資額13億,2016年銷售規模達170億元……堪稱國內農村電商領域隱秘“獨角獸”的匯通達漸漸走入大眾視線,匯通達總裁徐秀賢表示:“推動電商與農村本地特有生態的深度融合,用互聯網的技術和手段為鄉鎮經濟主體 賦能 ,起到 造血 作用。是當下涉農企業 擼起袖子加油干 的正確方向和責任擔當。”
為5000家廣東鄉鎮 實體插上互聯網翅膀
今年,中央涉農1號文件指出: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明確“促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加工流通企業與電商企業全面對接融合,推動線上線下互動發展”的戰略路徑。行業層面也總結過去幾年經驗達成共識:大部分的電商經營體系與農村原有生態融合的并不完善,線上線下的互動也需進一步提升。
對此,徐秀賢曾多次分析過鄉鎮夫妻店的重要性。“夫妻店作為鄉鎮經濟生態的主體,在農村流通體系中起到關鍵的 支點 作用,他們既是工業品下鄉的水龍頭、也是農產品進城的集散地、更是解決農村最后一公里物流的傳送帶……地位非常重要。”
而區別于其他“電商下鄉”,徐秀賢說,匯通達所做的事情,就是抓住這一關鍵群體,用互聯網的技術和思維“武裝”鄉鎮夫妻店,幫助他們用互聯網的新手段、新資源,提高自身綜合服務與經營能力,從而更好地服務農村消費者,更高效的盤活農村閑置資源。
據悉,在這種“賦能”的思路下,過去5年匯通達已經落地全國15個省、60000家會員店,成為全國范圍內網點數量和規模超大的農村生態電商平臺。匯通達廣東相關負責人表示,2017年,將覆蓋5000家鄉鎮會員店,為他們插上互聯網的翅膀。
激活“生態電商”動能,增加農民增收就業渠道
行業總結過去幾年的經驗認為,“農村電商”概念發展至今,不應該僅僅停留在簡單的“代買代賣”層面上。中央1號文件也將加快農村電商發展與盤活農村存量資源關聯提及。
據介紹,除了實體商品的銷售之外,匯通達已從2016年開始,依托鄉鎮夫妻店,為農村市場疊加:培訓、虛擬商品、最后一公里物流、信息共享服務、數據服務等等,一張“農村生態電商”的共享經濟大網正在全國編織開來。
徐秀賢介紹,基礎的互聯網和電商培訓,2016年匯通達向全國鄉鎮輸出了4萬多農村電商人才,創造30萬新的就業崗位。而創新項目:微物流、勞務進城,讓單個會員店每月增加幾百件的快遞單量;并且已經幫助近萬名農村閑置勞動力在異地就業。
徐秀賢說:“這些項目,都是依托農村生態電商平臺,為農民創造的增收就業新渠道。未來,可疊加的內容還會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