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立云徙科技之前,包志剛曾在一家大型傳統ERP廠商擔任高級副總裁,二十多年的從業經驗讓他看到了傳統企業在數字化轉型路上遇到的真實難題。
“在項目落地的過程中,我發現當時所推崇的ERP模式其實很難完全滿足企業實現數字化的需求。”
而在當前的社會背景下,數字化轉型成功與否已經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企業的生死存亡。
基于多年的從業經驗,以及不斷變化的互聯網形態,包志剛形成了自己的判斷,他表示:“企業數字化的本質其實是連接。”
對于企業內部而言,主要會產生三方面的連接,包括消費者、員工、生產設備及產品。
對應這三個方面,企業服務自然而然地被劃分成了三個領域。連接消費者的一端會產生數字營銷,連接員工的一端會產生企業管理,連接設備和產品的那端則會產生工業大數據。
與此同時,包志剛告訴i黑馬&數字觀察:“無論是以上哪個領域,幫助企業的業務與數據產生實時連接,從而推動企業走向智能化,這都是我們共同的目的。”
云徙科技選擇以數字營銷切入企業數字化轉型這個大市場。
談到這背后的思考,包志剛表示:“不能否認的是另外兩個市場的確很大,但是,國內的企業管理領域已經被SAP、用友、金蝶牢牢把握,可以說已經到了一個飽和的階段。而工業大數據需要工業化的基礎,在缺乏相關的業務積累的情況下,蒙頭闖入并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在中國市場做營銷具備得天獨厚的優勢,一方面人口眾多,一方面場景豐富。“只要產品夠好,內容夠好,市場一定夠大。”
“此外,對于企業本身而言,無論是實現企業內部管理的數字化,還是生產的數字化,企業必須要有轉型的一個抓手,而營銷就是這個抓手。”
包志剛告訴i黑馬&數字觀察:“無論是哪種營銷方式,企業的目標都是一致的,即推動業務實現增長。”
“過去,企業的業務增長往往體現在訂單數量、品牌價值等方面,在數字化時代,企業的營銷業務的增長則體現在企業數字資產的增加。”
包志剛進一步解釋:“企業的數字資產包括流量轉換率,客單量、復購率等。”
以瑞幸咖啡為例,目前已經開設了1400家線下門店,基于線下跟線上的打通,目前瑞幸咖啡匯聚了近億的流量,同時,通過運營,其流量的轉換率達到了30%,會員復購率達到了86.3%。
“復購率意味著企業的銷售額將會以指數級的態勢持續增長,相比平穩增長,指數級增長增長帶來的價值更大,這就是數字資產的魅力所在。”
因此,包志剛強調,未來的數字化企業一定要具備兩個能力,即平臺能力和運營能力。“通過平臺建設,將線上和線下門店流量打通,然后,通過運營將流量轉化程客單量和復購率。”
基于以上考量,包志剛告訴i黑馬&數字觀察:“云徙科技要做的是這樣兩件事,首先幫助企業去構建數字化的平臺(即數字中臺),其次基于這個平臺之上賦能企業做數據化運營。”
云徙科技以云為基礎,以業務和數據雙中臺為核心技術開發了數字營銷云系列產品及衍生數據運營服務,形成以業務增長為內驅力的“技術+業務+運營”數字化解決方案。
基于數字中臺i-Digital Engine(內含的雙引擎即業務中臺和數據中臺)、數字化技術服務平臺i-DevOps Platform基礎之上,云徙科技構建了四個面向企業全域運營的應用,包括全域會員i-CDP、營銷智能i-Marketing、全渠道銷售i-Commerce和智能服務i-Service。
國內知名游戲外設品牌飛智科技在運用這套“方法論”后嘗到“甜頭”:所有渠道會員通過中臺實現貫通,形成全域會員池,實現360度展示、標簽及智能分組等精細化會員運營;原來需1個團隊,現在僅1人就可完成活動策劃、制作、推送、報告,邁入營銷智能;云徙還為飛智提供會員標簽運營、設計雙積分體系、策劃線上營銷活動等運營服務,上線一個月新增突破100+萬會員,從客戶服務、論壇、APP等渠道沉淀2萬條產品建議,為產品研發提供有效參考。
包志剛告訴i黑馬&數字觀察:“當下以中臺為核心業務的企業很多,我認為中臺是一種技術架構,價值在于支撐前端的變化,支撐場景的變化,支持組織的融合。”
“數字化并不意味著一定要用中臺,以IOT平臺為例,因其前端場景的變化頻次較低,企業并不需要以中臺的形式去支撐業務。”
反觀阿里,因其本身包含多條業務線,如螞蟻金服、淘寶、天貓等,不同的業務之間需要實現數據流轉,為此需要由中臺來進行匯集,并基于中臺的能力為不同業務提供支撐。”
基于此,云徙科技倡導的中臺架構包括業務中臺和數據中臺兩個部分。業務中臺是數據中臺的數據源泉,業務中臺和數據中臺都是數字中臺的必要組成部分。兩者就像孿生兄弟,密不可分。
通過部署在云上的業務中臺+數據中臺,向下能夠連接企業內部系統,提取數據,進行數據分析;向上則能夠支撐前臺業務,沉淀業務能力支撐業務創新,以數據驅動業務運營。
包志剛將云徙科技定位于“懂業務的技術公司,懂數據的運營公司。”
“中臺是一種培育數字營銷的關鍵技術架構,但要實現業務增長單靠中臺架構發揮組織運作和數據服務效能是不夠的,還要與平臺之上的運營能力相結合。只有在深刻了解企業業務和互聯網玩法的基礎上,才能真正出實招,把數據與運營完美結合。”
為此,云徙科技在團隊的搭建過程中有意地做了搭配,包括中臺領域的技術專家、行業領域的業務架構師等等。
包志剛告訴i黑馬&數字觀察:“我們的目標客戶一定是從商品端到消費者端提供服務。”進一步來講,即客戶首先是品牌類企業,其次客戶的商品要直接服務于消費者。
目前,云徙主要針對三個行業領域提供解決方案,包括快消行業、汽車行業和地產行業。
包志剛表示:“目前中臺的標準化大概能達到70%,上層應用的標準化大概能做到30~40%。”
談到這三大行業之間的共性和區別,包志剛表示:從技術角度來看,這三大行業中臺的建設架構是相同,最大的不同在于行業不同產生的營銷需求不同。”
快消指的是快速消費品,快消行業中消費者消費的過程極其短暫,所以,企業更在乎的是前端的引流到后端市場的促銷環節。
而汽車和房地產相對而言是一個較為低頻的消費行為,消費者更重視的是后續的服務管理,因此,企業注重的是如何通過交易與消費者保持長線聯系,以此持續塑造品牌形象。
目前云徙科技服務的標桿企業有四十家左右,包括寶潔、完美、珠江啤酒、長安汽車、富力地產、美的置業等。
談到未來的發展方向,包志剛表示:“首先,我們在行業里持續做深做強,其次未來我們會從平臺到運營,一方面幫企業搭建平臺,一方面圍繞企業的數據運營提供相應的服務,形成“技術+業務+運營”的差異化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