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慧聰網突然宣布擬以15億元并購中關村在線,業界大驚。大家都有一個疑問,一家是老牌的B2B網站,一家是傳統的IT媒體網站,雙方結合在一起真的能夠老樹開新花嗎,最終真的能夠達到雙贏走向幸福嗎?我們不妨從雙方在產品、業務、客戶、團隊等四個層面來分析和解讀下這樁“婚姻”。
(1)產品整合能否幫助雙方轉型?
首先,在急劇變化的行業環境下,雙方都在謀求轉型。并購前,中關村在線正在向媒體電商的方向轉型,而慧聰網也希望能夠加快調整公司內部結構的步伐,使得業務模式由B2B1.0徹底向B2B2.0轉型。
我們都知道,中關村在線的優勢還在于具有專業的IT行業資料庫和數據化結構化的產品庫,以及十幾年積累的IT行業媒體運營經驗,而作為一家典型的B2B2C網站,中關村在線已經構建起一套比較完整成熟的商業模型,特別是在B2C電商方面,中關村在線旗下的中關村商城一直希望能夠借助于其媒體優勢打造國內最大的3C電子商城。如果中關村在線團隊的融入,能夠幫助慧聰網盡快重構網站業務模型,慧聰網也將成為2.0時代的領先的媒體電商。
(2)業務的互補程度是否夠大?
其次,作為國內僅次于阿里巴巴的行業B2B網站,產品覆蓋了化工能源、冶金鋼材、橡膠樹料、機械工業、建材家裝、服裝內衣等所有行業,唯獨在IT數碼少有涉及。這是因為早在上一次轉型之時,慧聰網就已經徹底剝離IT業務。而這次收購中關村在線之后,慧聰能夠借此重新回到IT領域,完善了其幾乎所有垂直大行業的覆蓋。
并且,慧聰網之所以會在轉聯交所主板上市不久就啟動對中關村在線的收購,顯然就是希望引入一條能夠激活慧聰網加快轉型步伐的“鯰魚”。慧聰網還希望能夠將中關村在線在IT數碼方面的B2C經驗,復制到其他垂直行業中。而有了中關村在線這條“鯰魚”的攪動,慧聰網也能夠借此激活旗下八大垂直行業電子商務公司,從而提升慧聰網的整體業績。
(3)客戶規模最終是否擴大?
還有,在慧聰網CEO郭江發給全體員工的內部信中,其實已經很清楚的提到,慧聰網旗下的八個垂直電子商務公司不僅要學習中關村在線的商業模型從B2B向B2B2C轉變,同時提到還要更多的服務大企業客戶。
作為行業B2B網站,慧聰網此前主要是專注中小企業的商情采購服務,而中關村在線作為國內最大的IT專業媒體網站,主要服務于大企業客戶,而用戶則是普通消費者,旗下的中關村商城是B2C網站,兩者之間沒有大的競爭關系。而中關村在線的加入,這意味著大量品牌客戶加入,將使得慧聰網整體在品牌大客戶和中小客戶方面都得以覆蓋,這無疑對之后擴大雙方的營收規模都有極大的幫助。
(4)團隊融合的進度是否順利?
最后,并購的成功與否要看雙方之間的產品融合是否順利?而融合的越順利就越能早看到融合后的成果。從慧聰網CEO郭江和中關村在線CEO劉小東分別寫給員工的內部信當中可以看出,同樣作為老牌互聯網網站,都從中關村走出來,如今都面臨著業務轉型,雙方可謂是惺惺相惜,這次雙方下這么大決心走在一起,肯定是希望一起開啟大場面的。所謂事在人為,出發點一致又有共同的愿景,融合起來也就會更加順利。
而在并購的協議里透露了這重要的一點,在并購后,中關村在線還會保持獨立運營,而且劉小東及管理層團隊與中關村在線一起加入慧聰網,而且雙方還簽署了對賭協議,在收購完成后的三年內,中關村在線的稅收盈利分別達到1億元、1.3億元和1.7億元人民幣。這就意味著,并購后,慧聰網的整體業績不會受到業務整合的影響,相反中關村在線及管理團隊還有更大的動力來貢獻更多的營收。
綜上所述,對于慧聰網來說,這次并購無論是從產品融合互補方面,還是從業務帶動促進方面,以及從客戶群的增加方面,都希望是一個增量的效應。而這次慧聰網并購中關村在線與其他行業內的收購案最大的不同是,它看起來并不是要達到的是現有業務的補充和加強,而更像是為自己在B2C行業尋找一個團隊比較容易融合,業務和客戶都互補的親密“盟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