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阿里會在起家的B2B上失去優勢】原因:1、微信在內外貿移動策略中已遠遠領先。2.微信企業號會接入大量第三方應用,會有微信訂貨,微信分銷,微信詢價,微信交易。科通芯城就是典型的例子。3.阿里長期關注B2C業務,在B2B方面相對發力不足。4.停留在平臺商思維,B2B應當是深入行業的服務商思維。5.移動互聯網輕營銷,重交互。@王牧童
2、【買的不是低價而是利潤】對B端客戶來說,他買的不是低價而是利潤,簡單舉例假如他跟A供應商買的話,100美金成本他只能賣150美金,相比B供應商的120美金成本他卻能賣200美金,那自然會傾向于B供應商。因此目前我們公司正在推進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不斷挖掘產品賣點,提高附加價值以及幫助客戶去推廣給他的下線。@Daniel李智銳
3、【信用保障體系】網購是保錢,消費者不滿意就退貨還錢,B2B是保約!買家訂購批量貨物必須與賣家簽訂采購合約,滿足合約條件,買家不能拒收貨物或拒付貨款;賣家也不能拒發貨或貨不對板。B2B平臺的信保,是履約保障,是根據你從前的履約數據設定一個保障額度,同時對違約商會依然有追訴權。@一達通肖鋒
4、【B2B品牌傳播】Web2.0下的B2B品牌傳播是個課題。互動、用戶的非盲從時代,習慣高高在上教育用戶的新聞一定需要社交媒體的配合。讀者更在乎與活人溝通,反感板著臉的傳統媒體。新聞做基礎(可理解為產品),社交做傳播(重微博,因2B是工作,微信太碎片),話題加強傳播,做長遠計劃。先影響行業(品牌)再影響用戶(營銷)。@托比老劉
5、【B2B企業品牌傳播】往往用詳細介紹產品功能的宣傳資料轟炸自己的潛在顧客,往往事倍功半。其實企業首先應該準確分析把握目標客戶的需求,針對客戶需求點進行有效品牌信息傳播,當前的品牌傳播更很重互動、精確,社交媒體的互動營銷,更體現數據的重要性。@彭將軍來了
6、【2015年B2B內容營銷渠道與策略】2015年計劃增加開支的數字發布渠道從高到低:1)SEO(自然搜索);2)社會化媒體(Facebook、Linkedin等);3)電子郵件;4)PPC(付費搜索);5)社會化的社區。不知為什么把社會化媒體及社會化的社區分開,加起來也許就第一了。要點提示:2014年被證明有效的內容資產/內容類型從高到低依次為:1)網站內容;2)網絡研討會/網絡直播;3)案例學習;4)白皮書;5)博客文章;6)在線視頻;@陳永東
7、【以C的方式做B且閉環是對的】細分產品、健全網站功能,提供購買和評論功能,建立交易粘度和信譽體系、完善物流體系,提供物流服務、提供付款服務,完善用戶體驗。@老馬自奮蹄
8、【一半以上傳統營銷人員將被淘汰】我覺得是片面的理解營銷,傳統的營銷發展歷史難道就是一層不變的,有變化就有適應。傳統市場中有不同的行業不同環境,傳統的營銷人員依然能夠適應和提高,難不成他們就適應不了互聯網環境?@曉不得和不曉得
9、【人口紅利消失,中國制造正遭遇空前危機】整體經濟已經脫離迅猛發展軌道,勞動力成本不斷提升,人口紅利下降,融資成本加劇。那么怎么解決持續發展動力的問題?要刺激鼓勵新行業創業渠道,改善產業結構,調整方向。才可以推動經濟持續緊張發展,實現向中高收入發展的目標。@林珍宇-YC
10、【B2B平臺】B2B由平臺營銷到——平臺交付再到——平臺信用(背書及保障)一路走來;如果說平臺營銷是傳統營銷的補充,那么平臺交付則是交付模式的變革,交付數據產生信用累積,平臺信用又成為商家最有效、廣泛、靠譜的“口碑營銷”。外包交付,省下的是費用,積累的是信用!@一達通肖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