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采用了阿里信保,有個山東企業2月出了1600單.阿里信保更容易解決客戶信任的問題,讓信任度看得見。在客戶看來,擁有信用保障的企業更像是阿里認同的公司,對成交有非常大的意義。企業需要一張體現企業綜合實力的信用卡,而最值錢的是誠信。
拉拉拉拉拉拉倒:所謂的信保也是自欺欺人而已,哪個賣瓜的人會說自己的瓜不甜。
玩轉財經:只是一個客戶案例,這標題放衛星啊。
啥都有網:互聯網行業似乎總是沒有界限,我們可以通過自己的創新,抱大腿也好,自主創新也好,不怕沒有資本,就怕沒有創意和毅力!
互聯網跟工業的融合應用還有很大空間。互聯網應用現在多半在營銷環節和售后服務環節、采購環節,如B2C和B2B,而以后將在制造環節及企業之間,都會給現有的生產方式帶來顛覆性的變化,可從智能制造和引入工業企業這兩個方面切入。機會就在眼前。
彭將軍來了:互聯網與傳統行業融合,互聯網企業要有構建實力的能力,傳統企業要有構建互聯網的能力,兩邊都需克服原有的慣性,在原有產業鏈上加上互聯網業務只是簡單的融合,這項工作水很深。
阿里社區遙遙: 第一是強調創新驅動,第二是質量為先,第三是綠色發展,第四是結構優化,第五是人才為本。這不是1688的發展策略嗎?想一塊兒去了?
托比網小評:顯然,產業互聯網,工業互聯網,制造業升級,B2B。
2025計劃、“互聯網+”行動,均隸屬于打造中國自己的工業4.0體系。學習德國經驗,因地制宜取長補短,塑造環境升級技術創造標準,加速從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的轉變。
再酷一點001: 德國某家高端激光切割機床的銷售2014年銷售額劃分為:本國25%,美帝20%,剩下來自中國。再不發展完蛋了。。。這個摩爾定律的時代下。
阿里社區遙遙::馬桶蓋不都是在杭州下沙產的嗎?機床也有可能是中國某個城市的工業區產了出口再進口回來。唉。
曾經有個韓國客戶,其實是個中間商,價格翻三倍后賣給日本人。于是魏強想直接與日本客戶接觸。韓國人笑:我知道你在偷偷接觸日本客人,但我不怕,因為他不會相信你,因為你們中國人不講契約精神。一個讓人無語的故事,大家該作何感想?
陰陽為道繼之為善:讓信用變成財富,外國人的做法,魏強深有體會;但是中國人的做法會是什么?不超兩年就會是:你拿錢,我給你改信用記錄!誰敢和我打賭?
蘇州王利鋒:傳統訂單也是積累信用的過程,只不過是一種封閉狀態下買賣雙方的隱形積累!這種隱形也造成了信息不對稱,外圍商家介入成本較高!互聯網化、平臺型的顯性信用使交易更透明,更開放,社會價值更高!更能戳中商家需求,是2B平臺所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