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時代誕生無數巨頭,但DT時代只能倒過來,你幫助的人越強大,你才會越強大。阿里信保體系或許是馬云DT時代言論的注腳:幫助中小企業創造信用環境,為企業交易助力,反過來促進阿里成長。信保可能為B2B在線交易提供新路徑。
一達通肖鋒: B2B電商平臺,解決“交付成本和信用認證”二大難題,必將引爆“在線交易”規模,未來,不論出口還是進口,貿易細分化、渠道扁平化、信用透明化和服務集約化將是大勢所趨。
滕遠方B2B觀察:進出口電商四化:貿易細分化、渠道扁平化、信用透明化和服務集約化將是大勢所趨。
WQA集客營銷-Cody: 客戶的采購周期分為意識階段,考量階段和決策階段。信保很好,但是僅僅解決了決策階段的(部分)問題,意識階段與考量階段的問題沒有解決。北美的市場調研結果,是客戶在與國內廠商正式第一次接洽之前,已經完成了采購周期的57%工作。
玩轉財經:阿里未來會成為全數據公司,可怕的。
托比網小評:大數據,有足夠的想象空間。
2、《新加坡企業孵化平臺Hatcher瞄準B2B領域:CEO50歲最好》
新加坡創業企業構建孵化平臺Hatcher宣布成立新的風險投資基金,將籌集1億美金投資具有發展潛力或是擁有專利技術的公司,尤其關注金融技術和B2B領域的創業公司首席行政官Sharp指出,在B2B領域,他更關注企業的特色是什么,也更偏愛年長、有經驗的CEO,“因為調查顯示,越接近50歲就越可能成功。
80.90后員工并不掌握商務決策權?B2B營銷需針對高層管理者?品牌搜索應是你搜索營銷的重點?B2B采購員對移動端的利用率并不高?觀看視頻僅僅能提高品牌知名度?谷歌進行了一次深入調查,結論卻很意外推翻了B2B領域的許多普遍想法。
拉拉拉拉拉拉倒: 幾乎沒人有閑情去看企業網絡營銷的文章,就算是采購商和經銷代理商瀏覽網站的時候,也只看產品性價比的描述和企業的規模性,企業是否有欺詐行為,對經銷代理商而言,他們可以通過網絡和客服們聯系交流從中辨別,最終的交易還要廠家面對面交流。
電視是強行灌輸,而網絡視頻廣告卻有軟件可以屏蔽,幾乎沒有人愿意看赤裸裸的廣告,看視頻的人如此,看新聞的人也如此,那么視頻何以營銷?首先要內容具備足夠的吸引力和傳播力,在傳播的過程中形成熱點并引起各界強烈反響,但是,別忘記了自己潛在的營銷工作本質。
托比網小評:國外情況。供國內參考。但請B2B行業人認真一讀,是不是與我們的習慣觀點完全相佐?如果不改變思想,何來B2B未來?
為企業網絡提供安全保護和系統管理的初創企業Tanium,以17億5000萬美元的估值,獲得了硅谷著名風投A16Z(Andreessen Horowitz)5200萬美元投資。受資本熱捧一大原因是其解決方案,客戶機直接與服務器溝通,所有網絡節點均可查詢、管理、更新、保護,瀏覽器上近乎實時。便捷、快速。傳統的多層方案時效性不高,維護不方便。
玩轉財經:企業互聯網服務機會很多啊。
托比網小評:企業互聯網化的機會。
國內最大的冷鏈生鮮農產品服務電商云平臺——宇培吉品網正式上線。它為冷鏈農產品產業提供中央倉儲、采購、加工、分銷、物流、配送、金融和大數據分析的一站式服務,全產業鏈開放式服務平臺,努力實現“買全國、賣全國”和“買全球、賣全球”的產業格局,預計2015實現銷售50億元,力爭4年內打造千億級規模。
拉拉拉拉拉拉倒: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百花開,春風不會天天吹,花開未必有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