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互聯網是從消費互聯網引申出的概念,是指傳統產業借力大數據、云計算、智能終端以及網絡優勢,提升內部效率和對外服務能力,是傳統產業通過“互聯網+”實現轉型升級的重要路徑之一。
產業互聯網依托大數據實現傳統產業與互聯網的深度融合,助推經濟脫虛向實,實現轉型升級的重要路徑之一。產業互聯網的興起,意味著制造、農業、能源、物流、交通、教育等諸多傳統領域相繼都將被互聯網所改變和重構,并通過互聯網提高跨行業協同的效率,實現跨越式發展。
業內人士指出,傳統產業在大數據、行業經驗以及產品認知等方面存在的壁壘,使消費互聯網巨頭過去所積累的優勢難有發揮空間。同時,傳統產業的鏈條長、環節多,每一塊都需要專業人才去做。相比之下,產業互聯網具有巨大的優勢與潛力。
首先,產業互聯網可以讓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代表先進生產力的虛擬經濟,與政府公用事業、社會保障、數字內容、傳統產業、金融科技等諸多領域實現有機的融合,提高效率、加速轉型升級,實現虛擬經濟為實體經濟服務、宏觀經濟轉型升級的目的。
其次,產業互聯網不僅能把企業和企業、把產業的上下游連接起來,更重要的是連接了兩側企業內部的個體和數據,能重構傳統產業的業務鏈和產業鏈。
產業互聯網領域的產業大數據、行業經驗、產品認知方面存在一定的壁壘,尤其在互聯網+農業、工業等傳統產業方面,這使得擅長消費領域的企業難以展現出過去所積累的優勢,而星河世界則是少有的在傳統與互聯網的20個細分領域均有大量數據積累的企業。
中國產業互聯網行業蘊藏著大量的機會。相對于蓬勃發展的消費互聯網來說,產業互聯網雖處于起步階段,但高于G20國家信息化平均水平的優勢,為中國產業互聯網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市場普遍認為,未來數十年,產業互聯網將有著不可估量的市場容量。
但是,產業互聯網所涉及節點、環節眾多,同時行業高壁壘導致跨行業整合難度大,市場集中度將比消費互聯網低,這將意味著,這個行業發展機會要更多,而且需要以更加開放的形式來分工協作,共同推動產業發展。
產業互聯網在全球有90萬億元人民幣的市場潛力,中國市場占其中的12萬億元。美國現在的GDP是102萬億元,90萬億元則意味著未來十年,全球通過產業互聯網能創造出一個類似于美國目前經濟總量的商機,在中國則會創造出一個相當于澳大利亞目前經濟總量的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