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2014至2016年均超過55%的年復合增長率,剛剛過去的2017,國內企業云服務市場的增速稍顯黯淡。Gartner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企業級SaaS市場規模為168.7億元,同比增長率32.2%。
盡管國內SaaS市場增速明顯放緩,但32.2%的同比增長率仍明顯高于全球SaaS市場22%的增長速度。與此同時,包括2018年在內的未來3年,國內SaaS市場每年30%左右的增長將成為常態。
從垂直細分領域來看,BI大數據分析、CRM和HRM是包括資本市場在內的大市場對企業級SaaS關注度最高的三大領域。這其中,尤以HR SaaS在2018年將要面對的情況最為復雜多樣,波云詭譎。
1、全球經濟復蘇,企業HR服務市場迎來利好
縱觀全球經濟,發達經濟體經濟增長勢頭良好,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增速企穩回升,全球貿易和投資回暖,金融市場預期向好,2018年世界經濟復蘇的態勢已經比較明朗。
從國內來看,結構升級的步伐繼續加快,加之2017年城鄉居民收入增長較好,2018年的消費因此能延續比較好的增長??偟膩砜?,2018年,基礎設施保持相對平穩,房地產投資趨于穩定,制造業有望加快振興,新興產業投資有可能出現回升,所以國內經濟將保持總體平穩的發展態勢。
企業作為最基本的經濟細胞,置身于新一輪的經濟復蘇周期,欲擴張和發展,則需人才先行。因此,企業HR服務市場將在2018的全球經濟復蘇過程中迎來利好。
2、人力成本上升、人口老齡化的問題依然突出,人工智能浪潮“危機”并存
雖然內外部的經濟形勢向好,但國內市場勞動力成本日益上升,人口老齡化結構不斷加深等客觀情況將在2018年繼續成為困擾中國企業的主要問題。因此,站在企業HR服務提供商的角度,上述兩個問題也就是國內HR服務行業需要在2018年繼續去解決的主要問題。
另一方面,2017年徹底爆發的人工智能浪潮將在2018年展現出更加巨大的威力,HR行業將首當其沖。HR服務提供商們既要考慮如何用AI技術去服務企業用戶,在與競品友商的競爭中搶得先機,同時又難免擔心會被AI搶了飯碗,可謂“危機”并存。
3、年復合增長率40%,國內HR市場仍有巨大空間
換個角度,從HR服務市場的主觀視角來審視。海比研究數據顯示,中國HR服務市場正處于高速成長期,從2018年開始的未來三年將保持40%的復合增長率,到2020年市場規模占比將達到35.2%。同時,2017年HR應用的普及率仍僅為16.1%。
40%的增長率和16.1%的普及率,兩組數據同時說明,國內HR市場的空間和潛力仍然巨大。
上述三點,意味著:交織著機遇與挑戰的宏觀市場將與高速成長、空間巨大的中國HR服務市場在2018年正面相遇。
1、SaaS入口之爭落幕,HRM成為企業級SaaS爭奪最激烈的板塊之一。
2013年開始,中國的企業級SaaS服務商們用了4年時間終于解答了一個問題:SaaS產品的用戶在哪?
2018年,不同SaaS廠商對用戶的定位變得清晰:一部分廠商專注于客單價高,付費能力和留存情況更好的大型企業客戶,偏向case by case的服務,提供定制化的SaaS產品與服務;一部分廠商以按需訂購的模式,專注服務國內7000多萬現金流不夠充分的初創型或中小企業客戶。更為重要的是,數以千萬計的企業用戶終于養成了選擇用SaaS產品去解決問題的好習慣,以及為SaaS產品和服務付費的好習慣。
用戶及付費問題的“聽牌”將導致:企業級SaaS的入口之爭會在2018年落幕。眾所周知,入口之所以成為入口,是由于該細分領域背后擁有廣闊,且能夠快速延展的巨大可能,于是HRM、OA和CRM將會是“入口級”的三大板塊。那么,從HR SaaS入口切入,哪些HRM廠商會拿到更多的機會?
其一,北森。北森是國內最早投身HR管理軟件的玩家之一,以人才測評起家,其產品歷史可追溯至2002年。2016年4月,北森掛牌新三板。目前,北森的SaaS產品體系有測評云、招聘云、績效云、繼任云、調查云和核心人力云等6款,此外也是國內比較早進行PaaS探索的SaaS廠商。
北森的優勢主要有3個方面:1、自身完善的產品線,能夠覆蓋更多業務場景,并實現產品數據互通;2、經過多年的數據積累,北森有能力為B端用戶提供較為專業的數據服務;3、通過PaaS平臺搭建生態體系,能夠滿足企業用戶定制化需求。
其二,點米科技。點米科技成立于2015年,是新三板首批“互聯網+人力資源”上市公司,業務范圍涵蓋人力資源服務全領域。2016年8月,點米科技推出HR SaaS產品“2號人事部”,采用云計算+SaaS模式,幫助企業解決員工勞動關系管理、人事手續辦理、社保公積金辦理、薪酬福利管理、法務支持、員工檔案管理等服務。點米科技2016年10月獲得創大資本Pre-A輪900萬投資,2017年12月獲得毅達資本、分眾傳媒、粵民投以及招商銀行等重量級資本的A輪7千萬元融資。
對于HRM市場來說,2號人事部可謂一支十足的新軍,但其背后的點米科技早在十年前便已經是一家服務人事派遣、外包以及人事代理的人力資源服務公司,直到2015年創始投資人介入并整合團隊之后更名為點米科技。
從2016年8月上線到2017年11月,2號人事部在短短的一年多時間,竟快速吸引了超過30萬的企業用戶在線使用。此外,2號人事部在2017年6月開啟收費模式,在沒有搭建線下銷售團隊的情況下,目前月收入已經過百萬。異軍突起的用戶體量、良好的自我造血能力、頂級資本的青睞,這讓點米科技在HR SaaS領域擁有了更多的想象。
其三,釘釘。如果在半年前討論HR SaaS的話題,本不該有釘釘什么事,但背靠著阿里系資源和資金的雙重加持,釘釘近兩年來以平臺之姿不斷跑馬圈地。去年11月,釘釘App在4.0版本升級后推出“釘釘智能人事”,正式涉足HR管理市場。
顯然,“智能人事”是釘釘的又一次增量,幫助HR快速完成招聘、入職、轉正、調崗、請假、考勤等一系列工作,讓HR有更多時間關注員工的文化建設和培訓,給員工更多關懷。
如果從產品本身來說,釘釘智能人事并不是一個非常完善的HRM產品,但釘釘在2017年狂甩10億補貼砸出了一個用戶量已經“破億”(2017年12月27日數據)的平臺。不得不承認,釘釘這套“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打法,最不講理,卻極具殺傷力,勢必會給激烈競爭的HR SaaS賽道再添一把火。
2、SaaS深度垂直化趨勢盡顯,HR SaaS廠商需要各有各的絕招
相信每個HR SaaS廠商都想成為中國市場上的Workday,但比較令人抱歉的是,目前還沒有哪家國內HR SaaS廠商展露出絕對的潛質。在仰望年營收20億美金的Workday的同時,國內的HRM玩家更加需要看到的是深度垂直化趨勢以及因此引發的定制化需求已經是SaaS行業繞不開的命題。
如何讓HRM產品在深度垂直的同時滿足企業用戶派生的多樣化需求?這個問題事實上左右著企業用戶的付費意愿和續費率。目前來看,解決問題的方式不外乎如下三種。
其一,大平臺戰略,集團軍作戰。即建立一個大而全的業務平臺,以滿足用戶的多元化需求,見山打洞,遇水搭橋,碰到解不了的用戶需求,就買一個能解的產品團隊或自己搞一套迭代到產品上,有點像是釘釘正在所做的事情。但這種方式并不適用于絕大多數玩家,因為不是所有牛奶都叫特侖蘇,也不是的HRM產品都有個叫阿里或者騰訊的爸爸。
其二,做PaaS,搞友商聯盟。不得不說,目前國內的PaaS,無論是銷售易還是北森都很難稱之為完整的PaaS平臺,而更像是一個松散的“城邦制”的友商聯盟。以北森PaaS為例,面對企業用戶個性化流程和功能的需求,出來解決問題的往往并不是第三方開發者,而是北森“招募”合作的友商,這個過程中,北森對友商提供的平臺能力是比較有限的,更像是友商之間的相互導流。盡管如此,用PaaS的方式去解決定制化需求的邏輯是正確的,走在正確的道路上,用戶的一些需求也可以得到滿足。
其三,深度垂直,生態共贏。曾幾何時,關于SaaS產品標準化還是定制化還引起過行業激烈的討論。而此刻,隨著客戶在使用SaaS產品過程中不斷發現并提出新的需求,隨著企業向垂直行業發力,隨著大中型企業客戶越來越多,深度垂直的定制化產品逐漸成為主流。因為,SaaS歸根結底是一種服務,絕沒有讓客戶被動地適應產品的理由。于是,SaaS產品需要做的是,既最大化提取企業的共性需求提供深度垂直化的產品,又針對個性化需求提供相應的增值服務或開放平臺,實現效率革命。這有點像是一個名叫SaaS的優秀的青年不僅在專業領域能力出眾,他還有出眾的號召力和一幫好朋友。以點米科技為例,其一方面推出深度垂直的HR SaaS產品2號人事部,以效率為切口貼合企業HR管理需求。另一方面,點米科技打造了HR服務業內最大的伙伴聯盟,吸引線上線下超過1000家不同模塊的HR服務商,以及近300家其他領域的企業服務商加入。
1、“贏家通吃”將教會HR SaaS行業繞開同質化競爭,尋找新的切入點
當某個行業內的產品趨于同質化,贏家通吃的戲碼往往就要上演,先發優勢和規模優勢會讓一小部分玩家笑到最后。對HR SaaS行業來說,薪資、社保、招聘等是此前各色HRM玩家大量涌入的行業切口,同質化競爭將在2018年顯得更加激烈。激烈的同質化競爭造就了紅海市場,同時也這讓這些入口難以成為行業的爆發點。因此,跳出社保、招聘等入口,繞開同質化競爭,尋找新的切入點是HR SaaS廠商在2018需要考慮的重要課題。比如,2號人事部選擇以企業花名冊作為入口,通過線上免費的SaaS管理系統工具和線下代辦服務模式,系統性幫助企業解決人力資源管理的各種問題。
2、回歸問題的本源:HR SaaS要圍繞著什么去做服務?
若要試圖探究2018年HR SaaS行業的走向,不妨再次問問“HR SaaS要圍繞著什么去做服務?”二爺認為,無論是社保服務、薪資服務、人才評測、背景調查、企業福利、健康管理,只要當你所提供的服務,你的差異化優勢有可能成為每個HR的日常工作入口,那么你就應該堅定的圍繞著這一點去開展服務?,F階段,HRM廠商們更需要聚焦在如何提升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效率,而這一目標最終是用技術方式,平臺優勢,還是先進模式實現的,本身并不重要。正如點米科技執行總裁焦學寧所說“人力資源服務收費本身就是成熟的商業模式,但傳統人力資源服務缺乏效率。”這便是問題的本源。
3、HR SaaS玩家需加快打造生態鏈,孤軍作戰者將被最先獵殺
與人力資源相關的經濟形勢激蕩起伏,問題矛盾尖銳突出,細分領域爭奪激烈,2018一開年,HR SaaS就站上了變革的十字路口。此時此刻此景,HRM玩家們需要清楚的看到,沒有人能把所有的生意都自己做完,只有快速找到一條通往“生態化”的通路,才能提高自身的抗風險能力。無論是開山立派,號令群雄,還是拉幫結派,歃血為盟,哪怕是抱到一條足夠粗的大腿,HR SaaS玩家都需要對標目標客群提升效率、減少風險的一站式需求,建立起自己的HR生態服務矩陣。因為,一旦被用戶拋棄,孤軍作戰者將被最先獵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