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飛,經緯中國副總裁,2011年加入經緯中國,負責考察、篩選及評估企業級服務領域的投資機會,投資了超過10家的企業級公司,都順利進入了下一輪,這些公司包括北森、銷售易、OneAPM、永洪科技、環信、GrowingIO等。
宏觀:企業級服務為什么是現在火熱
熊飛認為,從宏觀角度說,推動企業級服務領域發展的原因有三:一、人力成本的持續上漲;二、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商品市場供大于求導致對于效率的要求;三、IT技術的發展和員工使用智能手機和軟件習慣的改變等。這三點中,前兩點為主要因素。
先說人力成本。人力成本應該說是企業級服務發展的動力:中國的staff cost/IT cost在5到6年前也就是每月3000元到5000元左右,筆記本電腦的成本大概是2000元到3000元。之前的話用軟件不OK,多雇幾個人就OK了,不用還挺舒服的。現在的話覺得用軟件值,因為人的成本還在上升,一個員工7000、8000都是有的,而且會越來越貴。
再看經濟模式轉型。5年前中國經濟的增長方式比較粗放,房地產拉貸款,老板都不太關注效率,喜歡擴團隊,一個銷售團隊擴到100人到200人覺得達標了,這是一種跑馬圈地的思路。現在各行各業供大于求、毛利下降,各種各樣的產品賣不出去,反過來人力成本還在漲,所以老板都希望是不是能有一個工具,能夠讓100人干150人的活,用好了還可以裁員,這樣只需要80個人再干這100個人的活。
還有一點比較重要的就是微信等移動APP培養了員工在手機上進行工作溝通的習慣,某種程度上促進了企業級服務中用戶習慣的養成,先接受了在微信上談工作,再接受更專業的軟件就不會那么困難。
這樣企業對于工具的需求不斷增加,拿北森舉例,北森今年收入1個多億,明年2個多億,非常穩健和高速的增長。但是這個需求并不是虛火,不像O2O中存在的補貼現象,因為企業買東西、用東西是基于整個企業的行為,是比較理性的,這個行業的升溫是有基本面支撐的,不存在補貼3000萬而燒出一個億的收入出來。企業畢竟是很理性的客戶。
布局:經緯投資的三大賽道
目前經緯中國在企業級服務的布局主要分為三個方向:開發者服務(B2D)、企業的各種商業智能(提升效率)、垂直類行業解決方案。
在熊飛眼中,開發者服務最佳的創業時間已經過去。“最好的創業時機可能在一到兩年前,特別大的機會應該不會有。因為現在每個領域都有兩三個相對知名的玩家,絕大多數都有第三方了,不知道還有什么可以產生機會的。”云主機、存儲、APM都已經有了比較具有代表性的公司,比如七牛、青云、環信、one-APM,GrowingIO等,這些都可以解決開發者的日常問題。當然機會也會存在,比如Docker和安全領域就會有一些新的可能;基礎設施的機會還是很大,IAAS至少還有2到3年是跑馬圈地的階段;IM的競爭格局已經塵埃落定了,現在環信體量也是第二名的很多倍;APM領域中,這幾家未來半年到一年也會塵埃落定。
企業的各種商業智能主要表現在從銷售、客服、人力資源、BI等等方向切入來系統性地幫助企業解決效率問題。例如北森、環信移動客服,都是系統性地幫企業提升商業智能的效率,比如永洪大數據BI,遨游、途家、人人車等等都是他們的客戶。拉數據、做表格、效率很低,老板想看一個數據,最快也是2到3天后,但老板是需要快速決策的,用上敏捷BI就可以讓老板隨時看上數據。但是如果只是比較簡單的小工具,離錢就比較遠,付費意愿相對就低。
垂直行業的信息化解決方案:房產、物流、醫療零售等等。比如醫療中數據的搜集、管理、基于某個用戶場景下的病歷、體檢、藥品臨床數據等都機會。垂直領域離錢近的地方可能會爆發比較快,本身市場化程度比較高的領域也會迎來比較早的爆發,比如物流。物流是一個特別市場化的行業,離錢特別近,經緯投了oTMS和奧林科技,一個是陸運一個是海運。還有比如房地產,經緯投資了房產銷冠,因為房地產本身的市場化程度也非常高,離錢非常近,用信息化去解決問題能夠快速提高效率。
抉擇:如何選項目、團隊還有建議
到目前為止,經緯在企業級服務投了超過30家公司,其中2015年有10多個,這些項目以早期為主,投資也是偏向于天使輪和A輪。
熊飛覺得,不同于本地生活類行業的酷暑,企業服務行業還在剛春暖花開的階段。因為經緯投的還不錯,而且市場在加速升溫,目前經緯投資公司后進入到下一輪的比例非常高。
由于看的項目基本都是早期投資,熊飛對于項目的核心團隊看得更重一些,他坦言,看團隊主要看三個點:一,創始人與合伙人的行業背景經驗以及他們是否能夠形成互補;二、項目團隊是否能抓住行業時機;三、團隊成員的執行力,這應當說是成功創業團隊的標配。
對于企業級服務的創業門檻,熊飛覺得還是挺高的,不要輕易選擇這個反向,“企業服務的行業大幕才拉開,不要輕易創業,想要在某個領域里做需要很深的經驗積累,至少需要在這個行業里面待到4到5年,否則成功概率比較低。其次,就是找到機會,時機很關鍵。”
經緯在企業級服務的部分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