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于互聯網+】玩兒互聯網+,也得需要深刻體會:"管理的系統方法"、“過程方法”、“持續改進”和“基于事實的決策”這些質量管理的基本原則。大質量觀,脫胎于B類業務,生意場上無處不在。@中認老Q
2、【大宗商品交易其實更多的是一種金融衍生品】比如:電解銅,電解鋁,鋼鐵,鐵礦石,塑料粒子,棉花,小麥等等。加上互聯網,也沒有改變它的本質?,F在整個制造業都不景氣,不管這些大眾商品交易加上什么神器,都挽救不了下滑的命運??纯慈虻拇笞谏唐方灰咨掏锌耍迫鸸蓛r就知道了。@雷鳴Alex
3、【移動醫療帶來了什么?】目前,基于APP的移動醫療主要采取B2B和B2C兩種模式,前者面向醫院醫生,后者面向用戶。首先,移動醫療方便了人們進行健康管理。目前,關注度和使用度最高的APP主要基于人們對一般健康管理的需求。@行者楊金輝-在路上
4、【數字2.0:B2B與B2C的特點】數字2.0:B2B電商戰略,與B2C電商相比,B2B電商的發展有以下幾個特點:B2B電商規模遠遠超過B2C電商、B2B電商平臺以企業自建為主、B2B電商仍處于初級階段。@老馬自奮蹄
5、【工業品電商節奏】第一節奏:建品牌資訊官網,開展碎片化營銷,如:微博、微信;第二節奏:入駐B2B平臺,如1688等;第三節奏:全網營銷,籌建官網商城。營銷手法組合:微博微信+線下聚匯合一論壇+品牌官網。阿里做信任+流量;百度做搜索+了解;微博做品牌+互動;微信做管理+服務。@張玉強移動互聯網
6、【B2B產業互聯網】在產業互聯網B2B領域,很有可能會在未來幾年催生出十幾家數十億美金和其中幾家百億美金市值的公司,每個垂直產業B2B交易平臺所面對的企業用戶、行業數據、交易規則、金融需求、物流要求等都不同,只有扎根于每個垂直產業的專業團隊和平臺才可能笑到最后。@郭濤GUOTAO
7、【第三方服務平臺】我想第三方平臺需要提供服務,無論是線下的重服務或者網上的標準服務,cuo'he,要在供應鏈上做加法;作為企業二方平臺,也是必須的,實際是以前的客戶關系管理系統的向外延伸,更好圍繞客戶而融合,改善客戶體驗,并為企業營銷決策提供數據支撐。不外乎就這兩這兩種平臺。我的理解,個性化成分大的服務就是重,共性化可以共享的服務就是輕。前者是加法,提升體驗,后者是減法,提高效率。@電商滕遠方
8、【互聯網思維】是讓互聯網公司從線上到線下來,還是傳統行業從線下走到線上去,前一種模式互聯網公司從線上到線下是“互聯網+”,傳統行業從線下走到線上叫“+互聯網”。到底是“互聯網+”,還是“+互聯網”,沒有一定之規,到底怎么去做,取決于哪一種方式效率更高… @楊川
9、【第三方企業服務】B2B雖2,卻是第三方的事。因為自營起家的出發點是行業。這是現存的從互聯網起家的第三方電商無可比擬的優勢。像科通芯城,傳統貿易商+互聯網,就好比流氓有了文化,擋不住了。@HYKBMT
10、【電子商務企業服務】企業級服務是個大詞匯,我個人更加傾向于把B2B定位成企業級互聯網服務(含電商)。電商是在信息化的基礎上進行的,中國企業以中小企業為多,云服務為他們的信息化提供了可行的解決方案。以我們最近對投資的理解,企業服務的投資與企業電商大約在30:1。自營電商,代替的是傳統貿易商的角色,站在我的角度,也是電商一種形式,不能排除的。@B2B行業資訊